2022年工業(yè)增加值4.9萬億元,占全省GDP的40%,實體經濟的支撐作用毋庸置疑;今年上半年實現(xiàn)經濟增量3556億元,GDP增速達6.6%,經濟運行回升向好;最新一批*********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共有795家企業(yè)入圍,總量達到1504家,占全國的1/5。上述三組數據直白地勾勒出江蘇作為經濟大省、制造強省的硬實力,非常契合“蘇大強”的人設。而在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看來,江蘇人雖然一般不太用“蘇大強”這種形容,但從這個稱呼中,他看到了大家對江蘇的一種喜愛和很多期待?!啊畯姼幻栏摺强倳浗o(江蘇)擘畫的藍圖,強是擺在首位的。首先要實現(xiàn)經濟上強?!毙砰L星強調,經濟上強,首先得要實體經濟強,否則不可能稱其為強。實體經濟、制造強省,這是江蘇實現(xiàn)“在高質量發(fā)展上繼續(xù)走在前列”的關鍵所在。今年7月,江蘇印發(fā)《加快建設制造強省行動方案》,聚焦16個先進制造業(yè)集群和50條產業(yè)鏈“1650”產業(yè)體系建設,吹響了“江蘇制造再出發(fā)”的號角。